2023年上半年塑料价格在供给端恢复快于需求端的背景下,重心有所下降,下半年首先或延续震荡趋势,价格重心波动不大,9-10月宏观政策面和需求旺季或提振塑料价格,年末受新投产装置影响供给压力或导致市场承压回调,下半年塑料价格整体或呈现先涨后跌趋势。
上半年国内塑料价格指数呈现先涨后跌走势,整体重心有所下移。上半年均值为895.65,较上年同期下跌5.18%。 6月26日塑料价格指数收于849.09点,较2022年末下跌58.89点,跌幅为6.49%,以权重占比最高的分指数通用塑料价格指数为例,1月呈现上行趋势,2-5月价格加速下跌,6月至今进入震荡趋势。
从几个重点品目来看,2023年价格趋势整体表现差异不大。除了PE市场在5月下旬由于检修利好同时投产较少导致价格有所反弹之外,PP粒和PVC粉均处于震荡下跌阶段。
宏观角度看2022年12月之后国内塑料产品价格的驱动经历了“疫后爬坡”、“主动去库市场下行”和“市场震荡”三个阶段。
疫后爬坡时期:2023年伊始,国内优化疫情防控政策后,国内外市场对于国内需求形成了乐观的复苏预期,海外市场相对悲观的衰退预期和降息预期并没有影响塑料作为内需驱动型行业的乐观前景。 此时塑料产品生产端订单量有所上升,中下游从业者备货积极,行业暂时缓解了由于22年投产热潮带来的市场压力,呈现出交投活跃的景象并且持续到了2月初。
市场下行期:此时塑料行业尤其是聚烯烃企业在经历2022年几乎全年亏损的压力下,相继开始投产,同时需求端恢复情况并不乐观,根据部分下游企业反映,内需和外需的双重压力促使塑料市场在2月 上旬走低,后续海外银行倒闭事件,悲观情绪进一步蔓延金融市场,随后传导至商品市场,价格呈现加速下跌直至5月下旬。
市场震荡时期:5月下旬至今塑料行业投产计划较少,同时整体需求进入传统淡季,叠加集中检修因素,上下游产业链库存压力不大。宏观层面海外债务危机暂时解决,WTI原油市场并在多空博弈下呈现67美元/桶至72美元/桶的震荡趋势,塑料市场呈现出区间震荡走势,价格重心变化不大。